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学生义工与资深社工交流经验反思社会服务的成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I‧CARE博群计划日前在校园举办「青年义工实践与反思」分享会,由上学年参与博群社会服务计划的学生义工分享他们筹划及实践不同服务项目的经验和感受。中大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博群计划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联席主席马丽庄教授担任主礼嘉宾,六位资深社会工作者及学者亦出席与义工和观众交流,分享他们对社会问题及青年发展方面的见解。2012/13年度博群社会服务计划包括由恒生银行赞助的「中大—恒生I‧CARE博群本地社会服务计划」及其他本地和海外服务项目。
学习与社福机构沟通
博群社会服务计划的项目,包括由学生独立策划,以及与非政府机构协办的项目。在合作项目中,学生学习到沟通技巧的重要。香港盲人辅导会讯息无障碍中心经理陈丽怡女士以香港盲人辅导会与两名音乐系学生协办的项目「乐动视游」为例,学生在筹办活动时,由于未能准确预计个别项目所需时间,在同一活动加入太多不同的元素,以致有些项目未能充分发挥。两名学生虚心向机构学习,最后不但成功推行活动,更大受好评。他们下年度将再接再厉,与香港盲人辅导会继续合作,并扩充项目规模,让更多视障人士受惠。
关注弱势社群
参与CLOVER「友凝‧友义」义工计划的学生发现在港南亚儿童不但会说流利粤语,亦会观看本地电视节目和庆祝农历新年,努力融入本地生活。她们促请政府提供多元文化服务,例如资助开设清真餐厅,加强宣传以消除巿民对南亚人的误解等。香港妇女基督徒协会副主席苏丽婵小姐对学生关注社会小众的态度表示欣赏,她认为学生应更深入社区,进一步了解弱势社群的需要。中大社会工作学系讲师、伍宜孙书院学习服务计划主任邓惠雄先生亦非常欣赏学生对南亚裔儿童的分析和观察,他建议学生可将焦点集中在少数族裔在社会遇上不公的原因。
参与逸夫书院「塔门长者服务计划」的四位学生分享了去年四次探访塔门村民的经历。他们发现当地长者由于来往市区交通不便,难以采办蔬菜等新鲜食物;而他们最渴望子女能多些回来探望,以及有人聆听他们的倾诉。学生们建议政府应积极宣传离岛文化,在市区多建一两个往塔门的码头,方便巿民探亲,并发放车船津贴,鼓励船公司加密往返塔门的班次等。
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龚立人教授补充,弱势群体遇上社会不公,亦会尽力谋求政策帮助,或以自己的方式来抗衡不公,争取生存空间。学生们应多加观察,学会欣赏和认识这些受助群体乐观面对逆境和充满朝气的一面。
检讨服务成效和汲取经验
崇基云上太阳服务团在广西省梧州市一所小学进行一星期义教后,成员有如此反思:「仅短短数天的服务,能够真正帮助那些农村儿童吗?我们总是描述外面的世界如何多姿多采、物质丰富,会否令他们存有遥不可及的奢望?」参与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辖下「中国少数民族健康计划」的学生忆述:「我们的任务是向少数民族家庭灌输卫生常识,但当再次做家访时,发现他们完全没有按照指引改善卫生,也会感到失望。」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总干事区美宝小姐赞赏同学勇于不断批判自己的服务方法和反思服务成效,她以自己在发展中地区推行的多个社区发展项目为例,指出要提供有效服务,必须与受助群体长期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以他们的角度和方法来推行服务。中大博群领袖课程副主任梁启智博士亦赞赏学生能审视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鼓励他们多观察受助者面对的问题,按实际情况修改服务计划,让受助人士真正获益。
2012/13年度博群社会服务计划详情,请参阅:www.cuhk.edu.hk/icare/。
I.CARE博群计划简介
中大成立I‧CARE博群计划,提倡「博思明志,群育新民」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港、内地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及公民服务,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公民意识,促进全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I‧CARE博群计划由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领导,是一个全面而整合的计划,涵盖五大范畴,分别为:社会服务计划、研究与调查计划、非牟利团体实习计划、社会企业创业计划,以及博群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