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8月20日

中大研发教材提升自闭症学生社交能力将推广至全港学校使用

2013年8月20日
分享
列印

(左起) 中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研究助理简沛淇女士、李月裳副教授、唐志辉教授及明爱康复服务项目主任麦宛薇女士介绍由中大研发以提升自闭症学生社交能力的教材。

研究人员示范如何使用教材。

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中大人类传意科学研究所、香港明爱康复服务及香港教育局组成的香港社交思考研究小组(下称研究小组),共同研发了一套社交思考训练方法及教材,能成功提升患有自闭症之中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并将推广至全港学校使用。 

根据教育局的纪录,全港资助学校现时约有6,000多名学生患有自闭症。自闭症是因脑部功能异常而引致的发展障碍,根据美国精神科学会的定义,自闭症患者有社交及沟通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这些征状通常在三岁前出现。患有自闭症的学生亦容易受情绪困扰,因此较易与同学及老师发生争执或冲突,成为被取笑、排挤及欺凌的对象,难于结交朋友。 

为了提升自闭症学生的社交能力,研究小组计划于本港学校引进「社交思考训练」方法。「社交思考训练」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细节,例如每个社交互动行为背后涉及的语言及非语言元素和原因。这项训练的成效在北美等地已获得证实。2008年,研究小组在本港14间中学为44位学生进行「社交思考训练」,包括以一系列简洁的关键字,对学生的重要行为作出提醒,并以社交思考量表来评估学生参加训练前后的社交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者的总体平均分上升了12.8%,升幅符合统计学上的显着水平(p<0.001)。参与学生在主动沟通、想法解读及聆听技巧方面的进步尤为显着。2012年,研究小组训练了10位学校前线人员,在他们所属的中学为共35位学生进行「社交思考训练」。参加学生的总体平均得分有7.2%的增长,成效显着。

在中大知识转移基金及优质教育基金的支持下,研究小组发展及编写了一套融入本地语言与文化的「社交思考训练」课程及教材,以就读主流中学而患有社交沟通障碍的学生为训练对象(如:自闭症及过度活跃症等)。中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教授及人类传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唐志辉教授表示:「此教材以日常生活为题,利用漫画阐释学生的社交缺失,并详细解释有关概念及建议活动;还附有『社交思考关键提示』咭等视觉辅助教材,供中学教师、社工及辅导人员参考,加深他们对患有社交沟通障碍学生的认识及其所面对的困难。」

为推广「社交思考训练」,研究小组已于本年6月举行了一场培训讲座,介绍教材及进行活动示范,共有154间学校代表及逾100间非牟利机构及政府机构的专业人士参加。由于反应热烈,研究小组将于10月16日加开一场讲座,详情可浏览http://socialthinkinghk.com。此外,教材亦会经由香港教育局派发给全港的主流中学。



(左起) 中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研究助理简沛淇女士、李月裳副教授、唐志辉教授及明爱康复服务项目主任麦宛薇女士介绍由中大研发以提升自闭症学生社交能力的教材。

(左起) 中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研究助理简沛淇女士、李月裳副教授、唐志辉教授及明爱康复服务项目主任麦宛薇女士介绍由中大研发以提升自闭症学生社交能力的教材。

 

研究人员示范如何使用教材。

研究人员示范如何使用教材。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