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人紧急呼吁:验骨髓帮助梁子茵校友
各位校友、同事及同学:
身患血癌的本校2006年毕业生梁子茵校友,虽自香港中文大学去年的呼吁后得到校友热心帮忙,身体力行捐赠骨髓,然而等待合适的捐赠者迄今已有一年,仍未能找到合适的骨髓。梁校友经进行过多次的化疗后,现时的化疗只可进行多两次便要停止,然而,梁校友并未因此放弃,现继续积极呼吁各地校友捐赠骨髓,寻找合适骨髓以供移植。
2006年以一级荣誉学位毕业于环境科学课程,隶属联合书院的梁子茵校友修业期间成绩超卓,屡获殊荣,并得师长及同学的爱戴。然而,梁校友不幸癌病复发,除要面对沉重的医疗开支外,亦急需寻找合适的骨髓进行移植。我们在此再次呼吁各位校友,不论你身在本港或外地,请踊跃到红十字会捐血中心就骨髓捐赠进行登记及化验,以帮助梁校友延续生命。
随件附上梁子茵校友的呼吁邮件,盼望各位能慷慨帮忙。
如有查询,请联络环境科学学科课程邓志文先生(电话:39436294, 电邮:ens@cuhk.edu.hk)。
联合书院院长 余济美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陈文博
环境科学学科课程主任 陈竟明
校友事务处处长 区月晶
>>>>>>>>>>>>>>>>>>>>>>>>>>>>>>>>>
梁校友呼吁邮件
致各位亲爱的校友:
衷心感谢香港中文大学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及帮助。你们的热心呼吁及帮忙,不但纾缓了我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是鼓励了很多热心朋友身体力行捐赠骨髓,真的很感激大家的帮忙!
自上年的呼吁后,虽曾多次找到初步吻合者,有一位更打算于5月进行骨髓移植,但最终获通知捐赠者不适合移植。多次的失望,真的令我感到十分沮丧。很担心即使再找到初步吻合者,最后又会空欢喜一场!
我等待合适的捐赠者迄今已一年,但仍未能如愿。在最近的覆诊中,医生更告诉我由于我已进行过多次的化疗,现时的化疗只可进行多两次便要停止,对此我感到十分彷惶及忧虑。尽管如此,我仍积极努力,坚决不放弃,希望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时间作出呼吁,但愿最终能找到合适的骨髓。我已再向身边的朋友及工作部门呼吁骨髓捐赠,亦很庆幸得到他们的正面鼓励及帮助。我相信若香港中文大学能再次透过各大传媒向中大师生与各地校友再次呼吁,其回响及效果必定更大。因此我十分希望校方能再作呼吁,以增加我及许多血癌病人寻获合适骨髓的机会。
有很多朋友上次看到有关我的报导及呼吁后,都十分踊跃提供协助,不过我发现原来有些朋友对骨髓捐赠有些误解:
- 有些朋友担心捐骨髓会很痛,但其实现今的科技已十分安全可靠。登记及捐赠过程与捐血或抽血相类似并同样简单,捐赠者只会于针管插入手臂时感到些微痛楚,但疼痛会很快减轻消失。根据香港红十字会的资料,大部份捐髓者是毋需服用止痛药物的;
- 亦有些朋友担心捐骨髓会影响健康,根据香港红十字会的资料,捐赠骨髓不会影响健康。由于干细胞可自行再造,故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更不会削弱免疫力及造血能力。家兄曾三次捐赠干细胞,虽然感到有些疲倦,但数天后体力已完全恢复;
- 在捐血时所抽的血一般只会作捐血用途,但其实只要主动提出,便可同时登记成为骨髓捐赠者,既可帮助输血者,又可为血癌病人增加配对的机会,一举两得;
- 骨髓移植与血型并无关系,成功与否在乎捐髓者与病人的白血球组织型(HLA)的吻合度。只要体格健康,没有已知的传染病(例如乙型肝炎带菌者),年龄介乎18至60岁,便符合登记资格。
在中国、台湾及香港约二百万名已登记的华人骨髓捐赠者库中,我仍未能找到合适骨髓,现在医护人员正向日本及韩国寻索初步吻合者,但仍未有消息。 事实上,能够为血癌病人找到合适捐赠者的机会相当低(常见的白血球组织型HLA:1/5,000 –1/10,000;罕见:< 1/100,000),但即使机会再渺茫,我亦不想放弃。我相信只要多一个人登记,便多一分指望,病人能找到合适骨髓的机会便愈高。很希望会有更多有心人参加骨髓捐赠计划。除我以外,仍有许多血癌病人正急需合适的非亲属骨髓移植。一个简单的登记及验血手续,就足以给予我们一线重燃生命的希望!
再次感谢您们的热心帮忙!并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2006 联合书院环境科学系毕业生
2008生物系硕士毕业生
梁子茵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