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4月16日

中大再度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访校计划」三位教授分别就中国经济发展、汉语语言学及古代货币史主持讲座

2013年4月16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前排左)与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教授(前排右)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

李扬教授主讲「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发展」。

沈家煊教授主讲「汉语是名词型语言」。

万明教授主讲「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新认识」。

社科院访问团与中大成员合照。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今年再度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访校计划」,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院)不同领域的学者到访中大,探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加强两地在有关领域的交流,提高学术水准,同时促进双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合作。 

计划于4月9日起一连三天在中大举行,访问团成员包括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前任所长沈家煊教授;以及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万明教授。其间,中大与社科院就双方合作签署协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学者们并访问了相关学系及研究所,互相交流学术意见。 

4月10日,李扬教授、沈家煊教授及万明教授分别主持了三场讲座,与中大师生及社会各界交流,分享真知灼见。讲座吸引超过二百名中大及其他院校的教授、专家、相关政府人员、研究员,学生及公众人士参加,反应热烈。 

李扬教授以「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为题,介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随着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任,中国经济政策与发展出现的重大变化,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沈家煊教授的讲题为「汉语是名词型语言」,他指出汉语的动词其实也是一种名词,汉语句子的谓语具有指称性。由此反观英语,可以加深人们对英语谓语的认识。语言大同而大不同,重视语言的多样性是探寻语言共性的前提。 

万明教授的讲题为「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新认识」。白银是晚明时期的主要货币,万教授发现明初原本禁用金银交易,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不是由国家法令推行,而是市场经济萌发的结果。她以此展开系列研究,涉及明代制度变迁、赋役财政改革、传统社会与国家转型等课题。 

社科院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为建构中港两地社会科学领域精英合作交流的平台,中大于2012年开始与社科院共同举办「中国社科院学者访校计划暨讲座系列」,每年邀请3位社科院知名学者访问中大,就中国社科院属下的研究课题与中大师生进行研讨,以进一步加强中大与社科院之间的交流,提高学术及研究水准。



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前排左)与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教授(前排右)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

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前排左)与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教授(前排右)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

 

李扬教授主讲「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发展」。

李扬教授主讲「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发展」。

 

沈家煊教授主讲「汉语是名词型语言」。

沈家煊教授主讲「汉语是名词型语言」。

 

万明教授主讲「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新认识」。

万明教授主讲「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新认识」。

 

社科院访问团与中大成员合照。

社科院访问团与中大成员合照。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