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2年3月9日

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举办「核能关注日」对核能说不 对生命说YES

2012年3月9日
分享
列印

左起: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朱大成博士、日本行为艺术家荒木真一先生、反核之众成员文思慧博士、旅日台籍作家刘黎儿老师、美国病理学家Robert Gould医生,以及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周惠贤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发起「核能关注日」,以「反思核能化亚洲——知识与文化的路向」为主题,探讨核能在知识生产和传播,以及对巿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现今科学界对核能和核辐射的危害存在重大分歧,官方和在地研究出现明显差异,牵涉到核能灾祸研究和发表受到约制,以及商业和政治的利益冲突。既然核能为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长期威胁,究竟我们是否还需要核能?与其刻意低调处理核辐射的威胁,倒不如致力改善生活环境,减低人类对能源的依赖,同时研发真正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叫科技发展重新以保育人、保育社群、保育大自然作为首要任务。 

「核能关注日」邀请的海外表演者和讲者以不同形式和角度表述他们对核能和核祸害的深切关注。日本行为艺术家荒木真一先生,演出的题目是「日本快乐,和平原子弹」,展现作为日本人对福岛核事故切身的反思。旅居日本的台湾资深传媒人刘黎儿老师和美国病理学家Robert Gould医生在国际论坛探讨核能的文化政治。核电厂不仅存在于物理空间,而且早已镶嵌于亚洲的权力网络之中。Gould医生从全美最大的医生自发组织「社会责任医师」(Physician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历史说起,显现医者的知识与伦理介面;刘黎儿老师则透视核电厂内外的文化营造。反核之众成员文思慧博士以本地的核能关注点作回应。

刘黎儿老师曾任《中国时报》驻日本特派员和东京支局局长,现为专业作家,致力女性、文化和核能批判的写作;着作计有《我们经不起一次核灾: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台湾必须废核的10个理由》、和《核电工最后遗言》等。 

Gould医生现任「社会责任医师」三藩巿海湾支部会长,曾任该组织全美总会会长。他是研究核武如何影响环境和公共卫生的权威,有关专着分别刊载于《战争与公共卫生》(War and Public Health, 2008)和《恐怖主义和公共卫生》(Terrorism and Public Health, 2002)等书。「社会责任医师」组织在1985年因为推动终止核武竞赛而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文思慧博士曾任中大教育学院教授,是香港反核之众成员。



左起: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朱大成博士、日本行为艺术家荒木真一先生、反核之众成员文思慧博士、旅日台籍作家刘黎儿老师、美国病理学家Robert Gould医生,以及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周惠贤博士

左起: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朱大成博士、日本行为艺术家荒木真一先生、反核之众成员文思慧博士、旅日台籍作家刘黎儿老师、美国病理学家Robert Gould医生,以及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周惠贤博士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