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0年11月15日

中大科学家大豆研究现突破 登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封面

2010年11月15日
分享
列印

辛世文教授(左)及林汉明教授

(左起)中大理学院署理院长谢作伟教授、辛世文教授、中大副校长郑振耀教授、林汉明教授,以及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署理院长朱嘉濠教授

中国大豆的生物多样性

抗旱大豆和普通大豆的比较实验-2009年

中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地

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与半干旱地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华大基因研究所合作的「大豆回家」项目,在大豆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对全球大豆研究影响深远,并为大豆保育及育种带来新启示。有关研究成果获《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杂志刊登为封面故事。《自然遗传》为遗传学领域排名第一的学术期刊,影响力与最权威的《自然》及《科学》杂志相若。 

大豆基因组研究新突破

中国约在五千年前开始栽培种植大豆,此后,农业性状产生明显变化,而在人工筛选及驯化的过程中,亦无可避免地出现基因的流失或改变。野生大豆有别于人工培植的大豆,对野外恶劣的环境适应力较强。 

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汉明教授和主任辛世文教授与华大基因研究所合作,完成破解三十一个野生及培植大豆品种的全基因组密码,揭示野生大豆及培植大豆在基因组上的差异,以致可以从基因组变化的历史中了解农业行为对大豆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生物讯息学解读大豆基因组数据,研究团队以有力的科学证据得出以下四项结论:

(一)野生大豆蕴藏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基因资源,但随著野外生存空间缩减,野生大豆的保育成为急切的课题。另一方面,培植大豆在人类长期筛选的影响下,呈现狭窄的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种植带来负面影响。

(二)基因数据揭示大豆基因组在驯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通过比较野生大豆和培植大豆的基因组差异,为寻回在人工筛选中流失的重要基因打下基础。

(三)大量的基因组数据有助世界其他大豆科学家进行更深入及更高通量的研究。

(四)有关研究同时为育种家提供育种相关的重要科学资讯,说明由于大豆基因组的重组交换率极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中港合作新里程

是项突破性的基因组研究全由中国人团队在大豆的家乡完成,突破了先进国家在大豆高端研究的垄断,因此命名为「大豆回家」专案。中大的专家提供作物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结合华大基因研究所庞大的基因测序能力,是一项强项互补的合作。研究成果将会进一步深化大豆研究,最终可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农业作出贡献。 

大豆的商业价值

大豆是中国和亚洲地区的重要传统作物,在国际农作物贸易市场上排名第三位。虽然大豆起源于中国,但国内的大豆生产只及需求的三分之一,令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入口国,每年耗资数十亿美元购买大豆,入口总额达全球大豆总出口量的一半。 

大豆的食品及环境价值

由于大豆蕴含的丰富营养价值,所以成为提供食粮和饲料的重要经济作物。大豆食用蛋白及食用油分别占世界总供应约七成及三成。此外,大豆亦是一种对环境十分友善的作物,每年以每公顷一百公斤的效率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到土壤之中,令植物可以吸收,适合应用在轮作,连作和套作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中。 

中大在过去十多年的大豆研究

由于中国及世界的优质农耕地面积及淡水资源不断萎缩,令大豆等作物的产量难以满足全球人口上升而日益增加的需求,有效利用边缘土地作种植用途成为优先课题。中大林汉明教授带领的研究队伍在过去十多年间进行大量研究,利用能忍耐在逆境生长的大豆资源,分析大豆耐盐抗旱的分子机理和挖掘相关基因,并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及华北盐碱地培植及测试抗旱耐盐的大豆品系。2008年中国科技部批准中大成立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豆耐逆分子研究亦成为重点项目之一。 

「大豆回家」这项影响深远的研究由大学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基金、研究资助局及中大的共同支持下完成。



辛世文教授(左)及林汉明教授

辛世文教授(左)及林汉明教授

 

(左起)中大理学院署理院长谢作伟教授、辛世文教授、中大副校长郑振耀教授、林汉明教授,以及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署理院长朱嘉濠教授

(左起)中大理学院署理院长谢作伟教授、辛世文教授、中大副校长郑振耀教授、林汉明教授,以及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署理院长朱嘉濠教授

 

中国大豆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大豆的生物多样性

 

抗旱大豆和普通大豆的比较实验-2009年

抗旱大豆和普通大豆的比较实验-2009年

 

中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地

中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地

 

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与半干旱地

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与半干旱地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