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研究发现标签效应减低市民受精神问题困扰时的求助意图新地心理健康工程推出减低标签效应的计划
社会各界近年投放了不少资源在促进精神健康及精神病的公众教育工作上,但公众对精神病标签的情况仍然存在。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心理学系进行了一项有关精神病标签效应的研究,尝试找出形成标签效应的社会认知因素,并寻求减低标签效应的方法。调查于18区中随机抽出住户接受访问,并成功登门造访了941名市民。
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及学历,没有影响到他们对精神病的成因及后果的认知、对精神病的标签,以及当受精神问题困扰时寻求协助的意图。同时研究发现受访者如抱有传统文化的信念,并认为疾病后果严重和不受个人控制,以及对精神病不理解,均会倾向对精神病有较高的标签(附件图一)。
高标签组别的人士对精神病的认知比较负面:他们对精神病的理解较浅,认为精神病难以于短时间内治愈,而病患所带来的影响亦较严重,且病情不能为个人所控制。高标签的受访者倾向远离被标签者,增加与精神病患者的社会距离,当他们一旦受到精神问题困扰时,亦倾向不会主动求助(附件表一)。此外,研究发现于高标签组别的受访者中,约三成人士认为精神病的成因与命运、风水、因果等有关,较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附件表二)。于高标签组别中,对精神病患者成见较深的市民亦偏向对精神病患者保持距离,对于各种与精神病患者的接触的接受程度亦较低,例如超过一半人士不愿意与精神病患者同住一大厦,或与精神病患者在同一机构工作;有六成半人士不愿意与精神病患者做普通朋友;以及约有八成人士不会邀请患有精神病的朋友到家中作客,或出租单位予精神病康复者。
在低标签组别的受访者中,超过七成人士愿意与精神病患者在同一机构工作,有六成七人士接受与精神病患者同住一大厦,亦有六成六受访者愿意与精神病患者做朋友,以及有四成半人士愿意出租单位予精神病康复者(附件表三)。
标签效应拖慢了香港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的发展,增加市民与精神病患者的社会距离,亦减低市民受精神问题困扰时的求助意图,妨碍患者及早得到适当治疗。从研究所得,要减低标签效应,须先改变市民受文化影响的信念,并加强宣传有关精神病的正确知识,例如精神病可透过心理治疗和精神科治疗治愈等。此外,要加深市民对精神病患者自我控制能力的认识,以及为市民提供接触精神病患者的机会,帮助消除歧见。
中大心理学系因应上述研究结果,在新鸿基地产捐助成立的「新地心理健康工程」计划下,正筹备推出一个减低标签效应的计划。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十月开始,在数间中学试验推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减低学生对精神病患的误解,使学生认识到精神病患者只不过是有特别需要的普通人,其生活跟平常人其实是很相似的。第二阶段将于明年二月进行,届时会向全港中学免费派发一套以实证为基础而设计的教材,包括短片光碟、简报、资料册及教师指引,旨在向中学生灌输使用精神健康服务是一项正常行为的概念,以及减低学生对精神病患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