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下周四于中大主持讲座
二零零九年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徐遐生教授将于下周四(十月八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逸夫书院主持讲座,题目为「恒星与行星系统的构成」(The Formation of Stars and Planetary Systems)。
本年度邵逸夫天文学奖颁予美国十个校区组成的加州大学总校教授徐遐生,以表彰他一生对理论天文学的杰出贡献。
徐教授的研究以恒星形成学说见称。恒星是组成星系的基本单元、是从最遥远的宇宙到最邻近世界的可见光波段能量来源、是生命不可缺少及行星栖息所需的各种复杂化学元素的来源。人们必须彻底了解恒星的形成,才可以考究太阳系的形成,并在星系及更大尺度去根查整个体系的诞生。
他建立了恒星形成标准模型,提出引力、磁场和湍流,三者共同产生影响,使气体从弥散星际介质流出,向分子云的致密核心会聚。气体云在引力的作用下塌缩,旋转加快,涡动成盘,聚集到云的中心,形成原恒星。
徐教授的理论也关系到太阳系的起源。他是第一位提出原恒星盘反射来自恒星内区的光,并在几百万年内被蒸发。他最近又考究构成行星的最小单元,提出它们的遗留物会不断地凝聚,并在新生太阳的周围融化,又重新散布形成太阳系的原始陨石。最近,美国宇航局恒星-尘埃回收卫星带回Wild 2彗星碎片,从而证实了这个预言。
「邵逸夫奖」为国际性奖项,得奖人从事有关的学术领域,在学术研究、科学研究及应用上有突破性的成果,或对文化艺术有杰出贡献,或在其他领域有卓越之成就。评选的原则主要考虑候选人之专业对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素,以及丰富人类精神文明的贡献。候选人近期的成果将获优先考虑。
「邵逸夫奖」按邵逸夫先生旨意而设,于二零零二年十一月成立,现为第六届。「邵逸夫奖」现设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以及数学科学奖。
讲座以英语讲授,欢迎各界人士参加讲座,登记请致电2609 7311与萧小姐联络。讲座亦设网上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