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公布炎症性肠病在华人社会的最新发展
炎症性肠病可分为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两大类,患病成因是由于体内的免疫系统失衡,病菌对消化系统内的共生细菌进行攻击,引致肠道发炎和溃烂。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不带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发病的年龄一般较年轻,最常见是介乎20至40岁。征状分为肠道和非肠道表征,肠道表征包括︰大便带血和黏液,腹泻和腹痛;非肠道表征则包括︰体重下降、发烧、贫血、关节肿痛、眼睛发炎、皮肤出现红肿及溃烂。溃疡性结肠炎只影响大肠,克隆氏症则可影响整个消化管道。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发现,从1986到2001年,克隆氏症每年的发病率上升了3倍。在2001年,每10万名港人就有1位新的克隆氏症患者发病。至于溃疡性结肠炎,在过去20年,每年的发病率更跃升了6倍。在2006年,每10万名港人就有2.1名溃疡性结肠炎新症。这些病患的上升趋势可能与都市化的生活和饮食模式有关。
目前,西方医学仍未能彻底治愈炎症性肠病,只能用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改善病征和病状,并减低日后复发的机会。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胺基水杨酸、类固醇和免疫力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菌素及甲氨喋呤)。若顽固的肠炎未能受药物控制,又或是出现并发症如肠道闭塞、肠道反复大量出血、肠道穿孔、肠癌等,患者便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的资料显示,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克隆氏症患者,有超过40%病人在发病的十年内需要接受手术,其中更有案例需要接受两次或以上手术。而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亦有7.6%病人在发病的十年内需要接受切除大肠手术。
近年,西方的临牀研究发现新近研制的生物制剂(因福利美及阿达木单株抗体)能有效控制病情,约40%克隆氏症患者和3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一年的治疗后,病情得以纾缓。生物制剂亦有助减低日后出现并发症及复发机会(包括手术后复发),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素质。在过去10年,在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有近20名炎症性肠病患者曾使用生物制剂,超过50%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纵使生物制剂的副作用较传统的免疫力抑制剂少,惟并非每个病人都适宜使用。
炎症性肠病在香港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一般较年轻,此病更可引致严重并发症。中大医学院呼吁,市民若发现自己出现上述肠道表征,应及早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