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明代汉月禅师的禅教思想

分享
列印
日期:

2019年3月13日

時間:

晚上7:30至9:30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二楼LT6

講者:

黄绎勋教授 (佛光大学佛教学系教授)

講者簡歷:

黄绎勋教授,美国University of Virginia 宗教学博士,佛光大学佛教学系教授,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禅宗典籍、禅师思想修行和净土思想修行之研究,出版《禅宗辞书《祖庭事苑》之研究》、《雪窦七集之研究》、Integrating Chinese Buddhism: A Study of Yongming Yanshou’s Guanxin Xuanshu(永明延寿《观心玄枢》之研究),以及中、英文论文多篇。

查詢:

网页:http://www.cuhk.edu.hk/arts/cshb/
电话:(852) 3943 5938
电邮:cshb@cuhk.edu.hk

講座摘要:

本讲以明清佛教珍稀文献─《于密渗提寂音尊者智证传》为主要材料,阐述明末汉月法藏(1573-1635)禅师之禅教思想。禅宗「教外别传」的形象旗帜自古飘扬至今,但众多禅宗典籍包含禅师之著作、语录甚或灯录,自始都可见到援引经教之身影,禅师中更有一向视教禅平等重要者,如唐代圭峰宗密(784-841)和五代永明延寿(904-975),宋代惠洪则于其《智证传》中「引教释禅」。到了明末,汉月依循其「未解者令解」和「未安者令安」的弘化原则,四处应邀弘法时,针对好佛儒者之根器,提语《智证传》中经教的内容,藉以与他们的参禅境界相印,因为《智证传》贵在于其博引经教的内容,可以让好读佛经的儒者「因智而证」或「以证证智」,并且坚固他们参禅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