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明代女画家李因绘画展

分享
列印
日期:

2017年1月14日 - 2017年3月12日

時間: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三、五、六: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1时至5时 休馆时间:逢星期四﹑农历新年假期(1月27至31日)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展厅 I

查詢:

39437416

活動概覽:

「明代女畫家李因繪畫展」呈現女性畫家在十七世紀古代中國所面臨的各種境遇。儘管她們的畫藝常被認為技法「稚嫩」和「生拙」,可是,這些閨閣繪畫和詩文作品卻能讓我們重新理解十七世紀關於女性生活的社會歷史。 李因(1616-1685)早年的生平不詳,我們主要通過她的丈夫葛徵奇 (1645年卒)為其詩集題寫的序言及晚明著名學者黃宗羲(1610-1695)為她所立的小傳略窺其生平大要。據葛徵奇記載,李因出身寒門,但自幼警敏、詩學出眾,葛徵奇傾慕其才情,因詠梅詩句「一枝留待晚春開」納為側室。 李因在不同時期擁有不同身份及社會地位──她出身寒微,甚或曾淪為青樓妓女。 後嫁為姬妾, 丈夫在世時,她以作畫為娛情雅事; 丈夫仙逝後,她遂以畫營生。這些社會角色某程度上決定了她的藝術形象及定位; 並且使李因的畫作為她和家庭帶來社會和經濟價值。 是次展覽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展品1 至5)展示夫婦間書畫合璧之作。展覽第二部分(展品6至10)展示李因成為職業畫家時期的作品。自從丈夫離世,家道中落以後,李因鬻畫營生。這些畫作多數是花鳥立軸。展覽的第三部分(展品11至13)展示十七世紀兩位著名的畫家:晚明孫克弘(1533-1611)和周之冕(活躍於16 世紀末至17 世紀初)的花鳥畫,與李因的花鳥作品同場比較。最後一部分則探討仿製自閨閣畫家畫作的贗品問題 (展品14至17)。 整個展覽以李因的案例為主軸貫串四個部分,目的是探討:閨閣畫家如何塑造和經營她們的藝術形象,以及閨閣繪畫藝術為她們的家族帶來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