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2015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讲座系列讲者: 李爱军教授
2015年3月19日
上午十时三十分至十一时三十分
冯景禧楼220室
李爱军,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主任,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是语音学和语言习得。2010 年被推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语音学报》副主编、中国语音学会副主任,国际SIG-CSLP委员会委员,OCOCSDA中国代表。
学术交流处(国内事务)
3943 8725
通过声学心理学实验(psychoacoustic experiment)考察普通话轻声词处于单念(isolation)、语句焦点位置(on-focused position)和语句焦点后位置(post-focus position)三种情况下,轻声感知的相关量及其在音高和时长空间的感知分布模式。研究中采用两组轻重对立词对:“mo2gu0”(蘑菇)和 “mo2gu1” (魔箍)、“she2tou2”(舌头)和“she2tou0”(蛇头)。它们轻声音节的底层调与对应的重读调一致,但是轻声调和对应重读调的音高空间距离不同(T1&T0之间的距离小于T2&T0)。 在三种语境中,通过系统变化第二个音节的音高和时长得到感知刺激连续体。16名普通话被试参加辨别实验,判断刺激的为轻声词、正常重音词或是不确定。对感知结果的ANOVA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轻声的感知中,不同语境中感知空间分布不同;音高对轻声的感知贡献大于时长。音高与时长对轻声的感知贡献与轻声词所在的语境、轻声音节及其对立正常调的音高空间距离密切相关。具体来说(1)音高的作用都是单念>焦点>焦点后;(2)三种语境都是音高作用大于时长;(3)音高和时长的贡献比率与语境和轻声音节的对立调之间音高距离相关,也即与轻声与对应重音的F0声学空间距离相关。音高空间距离大,音高作用远远大于时长;音高空间距离小,音高作用相对减弱,时长作用相对加强。音高和时长呈现互补的作用。具体来说,底层调为阴平T1时,F0空间距离小,音高和时长的在三种语境中作用显著,在单念和焦点语境下,时长作用明显小于音高的作用,但在非焦点情况下,与音高作用相当。底层调为阳平T2时,F0空间距离大,音高作用显著,时长的作用主要在单念时显著,在焦点和非焦点语境下,作用不显著,特别是焦点位置,时长几乎不起作用。 结果也进一步反映,汉语作为声调语言,音高和时长在不同语境中对轻声感知的作用方式,与非声调语言如英语和荷兰语中对轻声感知的作用方式不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