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新亚书院第二十七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2014年4月4日 - 2014年4月9日
第一讲 (4/4): 中午12时第二讲 (6/4): 下午3时第三讲 (9/4): 下午4时30分
第一讲 (4/4): 李兆基楼4号演讲厅第二讲 (6/4): 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香港历史博物馆演讲厅第三讲 (9/4): 李兆基楼4号演讲厅
哈佛大学副教务长、东亚语言文明系讲座教授包弼德教授
包教授致力于中国七至十七世纪历史上文化精英的研究。他自2005年起担任哈佛大学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代表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中央研究院及北京大学等展开密切合作,先后主持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与中国历史人物资料库两个大型数据库。包教授着有《斯文:唐宋文化转型》与《历史上的理学》(中译本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与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欢迎公众人士听讲,无须登记,座位先到先得
曾嘉欣小姐 (3943-7944/ edithtsang@cuhk.edu.hk)
第一讲 道德哲学和社会运动:帝制中国后期的理学
哲学史的研究能否和社会史相结合?有些学者会认为不可能,或者不应该。宋明理学(或道学)首先在十一世纪晚期以一种道德哲学的形态出现,作为一条支流,与当时诸多更加占据主流地位的士大夫文化并行。到十三世纪的时候,尽管面临来自朝廷的反对,这一哲学传统已经成为一个在东南士大夫群体中迅速发展的社会和意识形态运动,并在十三世纪末年获得蒙古统治者的承认。面对这样的历史事实,我们能否在研究宋明理学的时候更适当地兼顾其社会史和哲学两个层面?
第二讲 那些被选择的和被放弃的道路:评价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中的角色
在帝制中国最后的七百年间,宋明理学(或道学)的文本传统是精英教育的必修课。可以说,宋明理学是帝制后期中国政治文化精英名义上的意识形态。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要如何评价宋明理学这一传统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中国是因为宋明理学而落后于西方的么?抑或是,帝制中国正是因由这一传统才保持统一的么?通过探讨宋明理学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能否学到一些什么,从而使今天的中国有所获益?
第三讲 思想史的方法论
思想史曾一度被社会史和文化史淘汰而几近死亡,然而近年来其研究正在美国的一些历史研究重镇中复兴。不过,尽管思想史被看作一门跨国界的学科,其当下研究中的诸多方法论可以说是脱胎于以地中海文明传统为核心的实证研究,并不立足于中国的文明传统。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这些方法论不能运用于中国史的研究当中?而对中国思想的研究又能否改善思想史这门跨国界学科的方法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