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4年8月21日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婦腸道微生態改變 影響嬰兒早期神經發育

2024年8月21日
分享
列印

陳家亮教授。

黃秀娟教授。

張琳教授。

研究第一作者、中大博士生(創新生物醫學領域)王詩嵐小姐。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的大型前瞻性出生隊列研究「三歲定八十」旨在研究孕婦和嬰兒的腸道微生態,以評估嬰兒在早期發育時接觸的環境及其他因素如何影響他們日後的發育和健康,並利用這些信息來預測、預防和治療疾病。研究團隊首次揭示,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母親在整個懷孕期間以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的腸道微生物群發展變化。研究結果顯示,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具有獨特的微生物組,會影響一歲前嬰兒的腸道微生態,男嬰頭圍更會異常增長,可能影響其早期神經發育。是次研究結果最近於頂尖國際期刊《Cell Host & Microbe》發表。

妊娠糖尿病與母嬰腸道微生物組成的變化相關

妊娠糖尿病作為最常見的妊娠併發症,會增加孕婦出現妊娠毒血症或早產的風險,同時也會增加嬰兒長期健康風險。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張琳教授表示:「通過對參與『三歲定八十』研究的264對香港母嬰共1,566 個糞便樣本的宏基因組測序分析,我們發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她們的腸道微生物群多樣性比一般孕婦較低,共生菌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真糞糞球菌(Coprococcus eutactus)和腸桿菌(Enterorhabdus caecimuris)的豐度較低,潛在病原體腐爛梭桿菌(Fusobacteria mortiferum)的豐度較高。而她們的孩子在出生後第一年的腸道微生物群中含有大量來自厚壁菌門的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及新基石研究學者黃秀娟教授補充:「我們的研究同時發現,妊娠糖尿病母親誕下的男嬰頭圍異常增長,顯示其生命早期神經發育可能受影響。未來需要開展研究,更深入了解嬰兒頭圍過度生長對其健康的長遠影響,以及可否透過調節腸道微生態,作為減輕和預防相關健康風險的潛在方法。」

中大醫學院在亞洲率先開展生命早期腸道微生物群研究

中大醫學院於2019 年開展大型前瞻性出生隊列研究「三歲定八十」。研究團隊包括腸胃學專家、產科醫生、兒科醫生、微生物學家和基礎科學家組成的多學科團隊,追蹤研究嬰兒長達七年,收集大量臨床資訊、問卷和一系列生物樣本進行孕婦和嬰兒的腸道微生態分析。

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及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聯合總監陳家亮教授總結:「目前全球對母嬰腸道微生物的認知,主要來自歐洲和美國出生隊列研究,但歐美人士與亞洲人不論在生活方式、飲食和地理環境均存在差異,因此將相關研究發現應用於亞洲人缺乏代表性及準確性。『三歲定八十』研究的長遠目標是透過於中國不同發展水平的城市,建立母嬰出生隊列,就中國健康嬰幼兒腸道菌群發展規律作出定義,建立嬰幼兒常見疾病的早期無創篩查方法,並在疾病出現時通過改善腸道菌群以及早介入,改善症狀。」

團隊的研究工作獲創新科技署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資助進行。



陳家亮教授。

陳家亮教授。

 

黃秀娟教授。

黃秀娟教授。

 

張琳教授。

張琳教授。

 

研究第一作者、中大博士生(創新生物醫學領域)王詩嵐小姐。

研究第一作者、中大博士生(創新生物醫學領域)王詩嵐小姐。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