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四位杰出人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今日(6月20日)举行第九十三届大会(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典礼)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下列四位杰出人士,以表扬其对高等教育、对抗社会不平等及科研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们分别为:
姓名 |
颁授荣誉学位 |
Gene D. Block教授 |
荣誉法学博士 |
James J. Heckman教授 |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
Paul M. Nurse爵士 |
荣誉理学博士 |
潘建伟教授 |
荣誉理学博士 |
(按姓氏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Gene D. Block教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校长Gene D. Block教授是备受国际推崇的高等教育界领袖。在他担任校长至今17年间,该校除了在学术领域力求卓越,连续七年于美国公立大学排名独佔鰲头,亦致力于公民参与、种族和谐,以及为传统上处于弱势的学生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Block教授带领该校应对各种挑战,任内亦为UCLA制定了两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目标」,包括协助洛杉矶市转化成为模范绿色超级都会,以及探索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方案。
在领导一所对社会极具影响力的大型高等学府之余,Block教授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他正研究哺乳动物生理节律与昼夜变迁的关系,以及年龄增长对神经系统的影响。UCLA在Block教授担任校长期间与中大签署合作协议,两校在研究、学生和教职员交流等各方面展开紧密合作。中大向Block教授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公共高等教育及倡导平权的杰出贡献。
James J. Heckman教授
James J. Heckman教授是芝加哥大学亨利.舒尔茨杰出经济学教授,他在微观计量经济学中阐述和分析人口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研究成果,为建立评估公共政策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于200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Heckman教授因积极倡议幼儿教育和幼儿发展而闻名于世,他的研究指出对幼儿教育的公共投资回报率高达14%,让学前教育备受重视,也促使香港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他亦致力发展评估经济政策的科学方法,以协助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有所依据。除诺贝尔奖外,Heckman教授还获得其他众多奖项,包括Dan David Prize、Frisch Medal,以及中国政府友谊奖等。
中大特聘Heckman教授担任博文讲座教授,与大学师生分享专业知识。履新后,Heckman教授致力促进中大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与芝加哥大学人类发展经济学中心的交流与合作。中大向Heckman教授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全球公共政策及为支援弱势社群之慈善发展的深远影响。
Paul M. Nurse爵士
Paul M. Nurse爵士是享负盛名的遗传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他与另外两名科学家以发现「细胞週期的关键因子与调控机制」一同获颁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一生致力探索发育生物学的奥秘,专攻细胞週期(即细胞分裂繁殖的过程)中细胞与分子层次的研究。他于1976年在酵母中发现调控细胞週期的关键基因「cdc2」,其后更在人类身上发现同样功能的基因「cdk1」。由于细胞繁殖失调可导致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这项发现在癌症研究范畴影响深远。他于1998年荣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1999年获英国授予爵士衔;并于2013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Nurse爵士现为欧洲最大的生物医学实验室——伦敦「法兰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所长,为细胞研究作出贡献。中大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予Paul M. Nurse爵士,以表彰他对科学、教育和人类社群的贡献。
潘建伟教授
潘建伟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作为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量子通信克服了传统加密技术的内在安全隐患,是目前唯一安全性得到严格验证的通信方式。为了将量子通信技术推向现实应用,潘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2003年提出通过卫星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的构想,并开展了一系列先驱性的实验研究。2016年,潘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发射升空,率先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验证了卫星与地面间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为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网路奠下重要基础。
量子计算在某些复杂问题上能提供指数级加速,是未来算力突破的重要方向,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潘教授团队基于量子通信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光量子调控技术,于2020年构建了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对特定问题的处理能力超越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十万倍,使中国首次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
其研究成果为他带来多项殊荣,包括国际量子通信奖、克利夫兰奖、伍德奖、墨子量子奖、蔡司研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等。中大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予潘教授,以表彰他的创新科学研究以及对国家与人民的宝贵贡献。
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四位杰出人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今日(6月20日)举行第九十三届大会(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典礼)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下列四位杰出人士,以表扬其对高等教育、对抗社会不平等及科研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们分别为:
姓名 |
颁授荣誉学位 |
Gene D. Block教授 |
荣誉法学博士 |
James J. Heckman教授 |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
Paul M. Nurse爵士 |
荣誉理学博士 |
潘建伟教授 |
荣誉理学博士 |
(按姓氏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Gene D. Block教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校长Gene D. Block教授是备受国际推崇的高等教育界领袖。在他担任校长至今17年间,该校除了在学术领域力求卓越,连续七年于美国公立大学排名独佔鰲头,亦致力于公民参与、种族和谐,以及为传统上处于弱势的学生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Block教授带领该校应对各种挑战,任内亦为UCLA制定了两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目标」,包括协助洛杉矶市转化成为模范绿色超级都会,以及探索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方案。
在领导一所对社会极具影响力的大型高等学府之余,Block教授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他正研究哺乳动物生理节律与昼夜变迁的关系,以及年龄增长对神经系统的影响。UCLA在Block教授担任校长期间与中大签署合作协议,两校在研究、学生和教职员交流等各方面展开紧密合作。中大向Block教授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公共高等教育及倡导平权的杰出贡献。
James J. Heckman教授
James J. Heckman教授是芝加哥大学亨利.舒尔茨杰出经济学教授,他在微观计量经济学中阐述和分析人口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研究成果,为建立评估公共政策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于200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Heckman教授因积极倡议幼儿教育和幼儿发展而闻名于世,他的研究指出对幼儿教育的公共投资回报率高达14%,让学前教育备受重视,也促使香港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他亦致力发展评估经济政策的科学方法,以协助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有所依据。除诺贝尔奖外,Heckman教授还获得其他众多奖项,包括Dan David Prize、Frisch Medal,以及中国政府友谊奖等。
中大特聘Heckman教授担任博文讲座教授,与大学师生分享专业知识。履新后,Heckman教授致力促进中大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与芝加哥大学人类发展经济学中心的交流与合作。中大向Heckman教授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全球公共政策及为支援弱势社群之慈善发展的深远影响。
Paul M. Nurse爵士
Paul M. Nurse爵士是享负盛名的遗传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他与另外两名科学家以发现「细胞週期的关键因子与调控机制」一同获颁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一生致力探索发育生物学的奥秘,专攻细胞週期(即细胞分裂繁殖的过程)中细胞与分子层次的研究。他于1976年在酵母中发现调控细胞週期的关键基因「cdc2」,其后更在人类身上发现同样功能的基因「cdk1」。由于细胞繁殖失调可导致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这项发现在癌症研究范畴影响深远。他于1998年荣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1999年获英国授予爵士衔;并于2013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Nurse爵士现为欧洲最大的生物医学实验室——伦敦「法兰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所长,为细胞研究作出贡献。中大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予Paul M. Nurse爵士,以表彰他对科学、教育和人类社群的贡献。
潘建伟教授
潘建伟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作为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量子通信克服了传统加密技术的内在安全隐患,是目前唯一安全性得到严格验证的通信方式。为了将量子通信技术推向现实应用,潘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2003年提出通过卫星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的构想,并开展了一系列先驱性的实验研究。2016年,潘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发射升空,率先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验证了卫星与地面间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为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网路奠下重要基础。
量子计算在某些复杂问题上能提供指数级加速,是未来算力突破的重要方向,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潘教授团队基于量子通信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光量子调控技术,于2020年构建了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对特定问题的处理能力超越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十万倍,使中国首次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
其研究成果为他带来多项殊荣,包括国际量子通信奖、克利夫兰奖、伍德奖、墨子量子奖、蔡司研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等。中大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予潘教授,以表彰他的创新科学研究以及对国家与人民的宝贵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