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K
News Centre
中大再度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訪校計劃」三位教授分別就中國經濟發展、漢語語言學及古代貨幣史主持講座(Chinese version only)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今年再度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訪校計劃」,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院)不同領域的學者到訪中大,探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加強兩地在有關領域的交流,提高學術水準,同時促進雙方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合作。
計劃於4月9日起一連三天在中大舉行,訪問團成員包括社科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揚教授;社科院學部委員、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前任所長沈家煊教授;以及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萬明教授。其間,中大與社科院就雙方合作簽署協議,進一步加強研究合作和學術交流。學者們並訪問了相關學系及研究所,互相交流學術意見。
4月10日,李揚教授、沈家煊教授及萬明教授分別主持了三場講座,與中大師生及社會各界交流,分享真知灼見。講座吸引超過二百名中大及其他院校的教授、專家、相關政府人員、研究員,學生及公眾人士參加,反應熱烈。
李揚教授以「十八大後的中國經濟發展」為題,介紹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後,隨著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上任,中國經濟政策與發展出現的重大變化,以及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
沈家煊教授的講題為「漢語是名詞型語言」,他指出漢語的動詞其實也是一種名詞,漢語句子的謂語具有指稱性。由此反觀英語,可以加深人們對英語謂語的認識。語言大同而大不同,重視語言的多樣性是探尋語言共性的前提。
萬明教授的講題為「關於明代白銀貨幣化的新認識」。白銀是晚明時期的主要貨幣,萬教授發現明初原本禁用金銀交易,白銀貨幣化的過程不是由國家法令推行,而是市場經濟萌發的結果。她以此展開系列研究,涉及明代制度變遷、賦役財政改革、傳統社會與國家轉型等課題。
社科院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為建構中港兩地社會科學領域精英合作交流的平台,中大於2012年開始與社科院共同舉辦「中國社科院學者訪校計劃暨講座系列」,每年邀請3位社科院知名學者訪問中大,就中國社科院屬下的研究課題與中大師生進行研討,以進一步加強中大與社科院之間的交流,提高學術及研究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