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Share
Print

 

近日我們實驗團隊的大豆固氮根瘤菌和大豆種子分別由天舟六號和神州十六號帶到中國太空站,並預計在六個月後回航。大豆這種古老的農作物,究竟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從幾年前中美貿易糾紛帶出大豆議題,到最近國內經常提到的中國「大豆危機」,以至坊間推出各種以大豆為材料的植物肉、老人軟餐和營養產品等。社會對大豆的關注仍方興未艾。

世界普遍認同中國是大豆的主要起源地,這是基於三個證據:(一)大豆在古文獻中稱作菽。《詩經》中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呈現古代農民在田間收大豆,並用不同形狀的器皿來盛載;(二)考古過程中發現中國境內有新石器和青銅器時期的碳化大豆;(三)現代基因技術證明中國大豆擁有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大豆提供了全世界70%植物蛋白和29%植物油,是緩解營養不良的重要作物。此外,由於大豆可以與土壤中的根瘤菌形成根瘤,進行共生固氮作用,將空氣中氮氣轉為有機氮,從而減少氮肥使用和碳排放,所以亦是可持續農業重要組成部份。

豆腐、豆漿、腐乳、豆豉、豉油、豆醬、味噌、大豆芽、大豆苗、枝豆、納豆⋯⋯豆製品與東亞食品文化和歷史一直密不可分。但原來全世界的大豆只有少於10%是人類食用的,其餘主要是用來搾油和餵飼供人類食用的動物。今天人們很容易將大豆與進口貿易掛鈎,中國買了世界市場60%的大豆,而進口大豆佔國內需求超過80%。但在1928年,《紐約時報》有一篇報指,世界大豆有80%是由中國東北生產的,這種此消彼長,是在一個怎樣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呢?

東北是滿族發祥地,清王朝統治中原的初期,禁止漢人進入東北。解禁後,大量漢人湧入,把大豆種植技術帶到這片肥沃的黑土地,種出漫山遍野的大豆。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經濟大蕭條期間,歐洲食用油短缺,改用大豆油,因此對東北的大豆需求量大增。

當時的日本在俄羅斯手中奪得東北境內「南滿鐵路」的控制權後,把東北大豆經這鐵路運輸至旅順和大連港,再出口海外,大豆運輸佔南滿鐵路收益達40%。1931年爆發「九一八事變」,日本完全佔領東北,中國失去了東北大豆的利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與納粹德國結盟,對歐洲禁運東北大豆,美國藉此機會大量出口大豆,從此一直成為世界大豆主要供應者,及後更將大豆技術轉移至南美國家。

美國大豆的成功因素,很值得我們思考。但今日筆者只談科學。其實認識和收集大豆種子資源是十分重要的,美國Howard Dorsett 和 William Morse兩位植物學家在 1929–1931 年期間在中國東北、日本、韓國和印度收集了 4,451份大豆,並詳細記錄大豆的種植方法和豆製品的製作過程。後來美國出現了大型種子公司,通過種子技術令到美國大豆產業一直處於優勢。此外,美國大豆發展一直是與工業掛鈎的,美國的工業界在大蕭條後推行農業化工運動,一直推動把農作物通過化學工程加工而成為工業產品。

在同一時空下,二戰後中國農業主力放在口糧上(水稻、小麥、玉米),大豆並未受同樣重視。隨着中國經濟在2000年左右急速起飛,國民進食油和動物產品(肉、蛋)相應增加,因此對大豆有急切需求。由於種植大豆的面積並沒有增加,大豆需求的缺口便得從進口提供。

中國佔全世界人口20%,卻只擁有世界9%耕地和6%淡水資源,要提升大豆自給率,便得從種子資源和土地使用方面入手。中國擁有世界最豐富的大豆種子資源,從十多年前開始,筆者一直倡議並率先利用先進基因組技術研究中國大豆種子資源,這些努力近年獲得了國內科學家的大力響應,他們對大豆基因組和種子資源進行大量研究,成績蜚然。筆者另一個想法和實踐是加強大豆的耐逆性,令它可以在條件較差的耕地種植,甚至用來改善土地肥力。

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農業問題,需要許多人在不同環節的合作和努力,也需要有決心去掌握新技術。這是整個社會的動員,不能靠科學家的一廂情願。

 

香港中文大學

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

 

文章在2023年6月30日於星島日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