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Public lecture: 日本的「批判佛教」與呂澂的佛教研究

Share
Print
Date:

7 Dec 2018

Time:

7:30-9:30pm

Venue:

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二樓 LT4

Speaker(s):

張文良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副所長)

Biography of Speaker:

張文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佛教、日本佛教,專著有《澄觀華嚴思想研究》(日文)、《批判佛教的批判》、《日本當代佛教》、《東亞佛教視野中的華嚴學研究》等,譯著有《禪的歷史》、《中國法華思想研究》等,另外,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兼任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評議員、日本東亞佛教研究會理事等。

Enquiries:

網頁:http://www.cuhk.edu.hk/arts/cshb/
電話:(852) 3943 5938
電郵:cshb@cuhk.edu.hk
地址: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204室

Event Details:

「批判佛教」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本佛教界出現的理論思潮。以松本史朗、袴谷憲昭為代表的日本學者,對中國和日本的如來藏思想、本覺思想做了否定評價,認為它們都是實體論,是一種非佛教的思想。基於此,批判佛教論者提出回到佛陀,以重新發現佛教以緣起和空為核心的真理。以客觀性為指歸的文獻學研究,在日本佛教學術界佔有主流地位,這種從特定佛教理念出發對佛教理論作出的批判性研究,顯得很另類,但他們提出的問題仍然在國際學術界引起反響。實際上,在中國佛教學術界,呂澂先生也曾從對《楞伽經》、《大乘起信論》和《楞嚴經》的「性覺」思想批判入手,延展到對中國華嚴宗、天台宗和禪宗的批判。呂澂先生對「性覺」說的批判,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方法論上,都與日本的「批判佛教」有諸多相同之處。通過對兩者的對比研究,我們可以重新思考學術的客觀性問題,同時思考批判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邊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