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K
News Centre

11 Jul 2011

失傳二千年的古醫方重現眼前中大本周五舉辦第三屆醫藥簡帛會議歡迎公眾報名參加(Chinese version only)

11 Jul 2011
Share
Print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中醫中藥研究所將於本周五及周六(7月15至16日)於中大聯合書院鄭棟材樓C1講室舉行「第三屆簡帛醫藥文獻國際會議」,多位來自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及德國等地的著名學者將出席參加,就最新的研究成果作專題報告及學術討論,並介紹新近出土的醫簡材料,當中包括北京大學最新入藏的一批漢代醫簡,以及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秦代醫簡等。此外,與會學者亦會匯報甘肅武威出土漢代醫簡方劑於臨床應用的成果,驗證先秦醫方於現代中醫學的價值和意義。歡迎各界人士出席,有興趣者請登入www.icm.cuhk.edu.hk 下載參加表格,或致電中醫中藥研究所陳小姐(電話:3943-4370)查詢及報名。 

中醫藥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輝煌標誌,而醫學理論架構的建立更可上溯至戰國、秦漢時期的藥物學著作。但這些典籍流傳至今,有很多經已散佚或殘缺不全,為中國醫學的溯源帶來極大困難。不過,十九世紀末以來,隨著考古學的發展,竹簡、木簡、帛書記載的醫藥文獻不斷出土,失傳了二千多年的方劑資料重新呈現於現代人的眼前,掀起了陣陣的研究熱潮,大大推動了中國醫學史的研究。 

中大中醫中藥研究所於2004年成立「醫藥簡帛文獻研究小組」,匯集中國內地、香港、台灣三地不同領域的專家,對出土的醫藥簡帛文獻進行語言學、文獻學、醫學及哲學等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並定期舉辦國際性研討會,公布最新的研究成果,藉此促進學術交流,擴大本港於國際中醫學研究上的影響力。 

是次會議由中大聯合書院、中醫中藥研究所、中國歷史研究中心及中醫學院聯合主辦,並由恒生管理學院及台中中國醫藥大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