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K
News Centre

12 May 2009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市民對政府政策期望意見調查結果摘要 (Chinese Version Only)

12 May 2009
Share
Print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教授(右)及項目研究主任沈國祥先生

政治學一項普遍的發現是,公眾對政府管治的評價(俗稱政府民望)與政府的政策表現息息相關,而公眾對政府的政策期望,又深刻地影響著他們對政府施政表現的具體評價,從而牽動著政府整體民望的起起落落。究竟香港市民對特區政府在不同政策範疇有何期望?對政府政策表現和整體施政表現又有何評價?除了政府外,在現代社會的管治,政黨及政團的參與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市民對本港的政黨及政團的期望與表現又有何看法?為了回答有關問題,推動香港政策研究,讓政府和政黨更能掌握民意改善表現,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屬下的社會與政治發展研究中心,特別於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六日進行了一項電話調查,詢問市民的相關意見。調查共成功訪問了1,002位18歲或以上的市民,回應率為45.2%。以1,002個樣本數推算,將可信度(confidence level)設於95%,百份比的抽樣誤差約在正或負3.10% 以內。調查結果摘要如下。

(一)最期望優先處理的政策。首先是有關市民最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的政策。調查顯示,最多受訪者表示「經濟發展」(30.3%)是他們最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的政策範疇,其次為「民生福利」(18.3%)和「醫療衛生」(17.5%),隨其後為「教育」(11.4%)、「政制及管治」(10.8%)、「環境保護」(8.3%)和「房屋及規劃」(2.9%)(見表一)。顯而易見,市民當前最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經濟事務和與民生直接相關的民生福利和醫療衛生等事務,而政治、環保、房屋規劃等議題的迫切性則相對地沒有受到那麼多重視

(二)在不同政策內最期望優先處理的問題。調查又要求受訪者在不同政策範疇內選出最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的問題。首先在「經濟發展」方面,較多受訪者要求政府優先處理的問題是「發展有前景行業」(30.7%),然後是「扶助中小企業」(24.5%)和「加強監管金融業」(20.5%)(見表二)。在「政制及管治」方面,最多受訪者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如何吸納民意」的問題(36.5%),而「檢討政治委任或高官問責制」(26.9%)和「盡快進行政制檢討以落實普選安排」(17.9%)則分別排第二和第三位(見表三)。在「房屋及規劃」政策方面,較多受訪者表示「檢討市區重建策略」(29.5%)是他們現時最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的問題,緊隨其後的是「加速興建公營房屋」(27.4%)和「加強控制炒樓措施」(21.6%)(見表四)。在「教育」政策方面,較多受訪者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檢討教學語文政策」的問題(27.6%),其次是「增設子女教育免稅額」(23.3%)及「推行小班教學」(22.7%)(見表五)。至於「醫療衛生」方面,最多受訪者期望的是「解決醫療人手不足」(33.7%),隨後的是「加強傳染病監控」(16.4%)、「加強藥物監管」(16.2%)、「食物安全」(12.5%)和「醫療融資」(10.2%)(見表六)。在「民生福利」政策方面,「改善失業問題」(36.7%)排首位,然後是「穩定物價」(22.6%)、「改善長者服務及福利」(15.0%)、「加強扶貧工作」(12.3%)和「檢討綜援制度」(11.7%)(見表七)。最後在「環境保護」方面,最多受訪者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的是「改善空氣質素」(37.6%),其次為「保護香港水質」(23.3%)、「加強生態保育」(14.4%)、「推動使用電動車輛」(12.4%)和「落實膠袋稅」(10.3%)(見表八)。若將這些結果與上述市民期望特區政府優先處理的政策次序合併一起看,不難發現,經濟上發展有前景行業和扶助中小企業,民生福利上改善失業問題和穩定物價,以及醫療衛生上解決醫療人手不足問題、妥善處理傳染病的監控及做好藥物的監管,都應是政府回應民意改善民望的政策工作重點

(三)對政府不同政策範疇表現的評價。受訪者又被要求對政府不同政策範疇表現作出滿意度的評價,結果顯示,受訪者對七個政策範疇的不滿意度都高於滿意度,反映政府的政策表現與市民的期望存在明顯的落差。若比較「滿意/非常滿意」的百分比,較多受訪者表示滿意的政策範疇包括「醫療衛生」(24.6%)、「民生福利」(20.1%) 和「房屋及規劃」(20.0%);若對比回答「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百分比,較多受訪者不滿意的則有「教育」(44.4%)和「環境保護」(41.4%)(見表九)。

(四)對政府有否長遠經濟策略的意見。值得注意的是,當被問及特區政府有否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長遠策略時,大多數受訪者(62.9%)都表示「沒有」,表示「有」的只佔31.6%,另外5.5% 表示「不知道/很難說」(見表十)。換言之,主流民意明顯認為特區政府欠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長遠策略,這是值得有關當局深思的問題

(五)對特區政府整體施政表現的評價和對特首改善施政的期望。調查又顯示,受訪市民對特區政府現體施政的評價並不理想,有15.6% 的受訪者表示「滿意/非常滿意」特區政府的整體施政表現,但回答「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卻有34.4%(見表十一)。至於對特首曾蔭權先生整體表現的評價,其結果較特區政府整體施政稍佳,有22.6% 的受訪者表示「滿意/非常滿意」特首的整體表現,表示「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則有30.0%(見表十二)。當被問及那些方面的工作特首應有所加強以改善施政時,最多受訪者指出的是「多照顧基層市民利益」(40.2%),然後依次是「多落區聆聽民意」(30.0%)、「多照顧中產階級利益」(25.6%)和「多與不同政黨溝通」(24.9%)(見表十三)。有關結果說明,市民普遍期望特首能更有效地平衡不同社會階層(尤其是中產和基層)的利益,多聆聽民意和多與不同政黨溝通,使政府政策更能體現民意的均衡與期望

(六)對政黨/政團整體表現的評價及期望。調查結果又顯示,受訪市民對本港政黨/政團表現的評價頗為負面,有42.2% 表示「不滿意/非常不滿意」政黨及政團的整體表現,明顯高於政府整體施政表現的不滿意度(34.4%),而表示「滿意/非常滿意」的不足一成(9.2%)(見表十四),也明顯低於政府整體施政表現的滿意度(15.6%)(見表十一)。換言之,政府民望的低迷,並沒有為本地政黨/政團的表現帶來機會,本地政黨/政團的民望,還不及政府。當被問及最滿意哪一個本地政黨/政團時,較多受訪者指出是「民建聯」(13.0%),然後依次是「民主黨」(11.1%)、「公民黨」(10.1%)和「社民連」(3.3%)。值得注意的是,表示沒有任何本港政黨/政團是他們滿意的百分比高達47.7%,進一步反映市民對政黨/政團的表現頗多質疑(見表十五)。至於對政黨/政團的期望,最多受訪者希望政黨/政團能「反映及整合社會不同利益/反映民意」(29.0%),然後是「協助政府施政/不要阻礙政府施政」(27.5%)和「監察政府施政」(21.9%)(見表十六)。有關結果反映,當前市民似乎較重視政黨/政團協助和監督政府有效掌握及平衡民意,回應他們當前的政策訴求,做好和落實他們所關注的政策工作

總括而言,調查反映當前主流民意對政府和政黨/政團的表現頗有不滿,期望政府的政策應多集中於在經濟上發展有前景行業和扶助中小企業,在民生福利上改善失業問題和穩定物價,以及在醫療衛生上解決醫療人手不足問題、妥善處理傳染病的監控及做好藥物的監管,並盡早制定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長遠策略。與此同時,他們也期望政黨/政團協助和監督政府有效掌握及平衡民意,回應他們當前的政策訴求,做好和落實他們所關注的政策工作。

中大亞太研究所社會與政治發展研究中心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教授(右)及項目研究主任沈國祥先生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教授(右)及項目研究主任沈國祥先生

 

Download all 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