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兩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參與的「肺癌分子靶向精準治療模式的建立與推廣應用」和「缺血性腦卒中防治的新策略與新技術及推廣應用」項目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肺癌分子靶向精準治療模式的建立與推廣應用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與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吳一龍教授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自1999年開始進行有關肺癌的研究,尤其針對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變異之肺腺癌。
研究團隊十多年來取得一系列突破,包括:開創了依據基因突變替肺癌患者選擇精準靶向治療(又稱「標靶治療」)的模式,將患者生存期從10 個月延長到22 個月,為治療突變型肺癌建立新標準;發現EGFR二次基因突變而形成的致癌因子會引發癌細胞的抗藥機制,使接受一線標靶治療後的患者出現抗藥復發;針對出現新基因突變及抗藥性的患者,團隊發現新的精準治療方案可將其無惡化存活期有效延長超過一倍。
上述研究成果被納入中國以至全球的肺癌診治指南,訂立「個人化治療」的標準,例如於中國內地便有多款標靶治療的肺癌藥物註冊,讓數以千計患者可以較低成本使用一線標靶藥物。相關研究成果更先後於國際著名醫學期刊發布,包括《新英倫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及《刺針·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等。
莫樹錦教授表示:「我與吳一龍教授在過去十多年攜手硏究肺癌,取得多個重大突破。透過中港兩地專家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改變了整個肺癌的治療標準和指引。在我看來,與內地專家長期合作最豐碩的成果並非獲得這個國家獎項,而是與一眾學者建立了互敬、互信及互重的友誼。我們將繼續致力研究,目的是希望肺癌能夠變成慢性病。將來,晚期肺癌都可以不再是致命疾病,而是一個可以用藥物處理的慢性疾病。」
莫教授與吳教授的研究團隊,亦共同成立了「亞洲肺癌研究小組」及「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從事致癌基因檢測生物標誌物的開發工作。
缺血性腦卒中防治的新策略與新技術及推廣應用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教授黃家星教授,聯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及重慶醫科大學等專家組成的團隊,於過去多年來一直從事預防和治療中風的研究。團隊的研究範疇包括顱內動脈粥樣硬化的流行病學、病理及治療。
缺血性中風是中國成年人致殘的重要病因,而且具有高復發風險。黃家星教授根據他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的研究,證實顱內動脈粥樣硬化,亦即「腦血管收窄」是華人中風的主要成因。他的團隊利用「微栓塞信號監測」進行的研究,證實雙重抗血小板治療,較單用亞士匹靈更有效減少「短暫性腦缺血」和輕度中風患者的微栓塞問題。建基於這項研究結果,隨後的研究證實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是針對輕微中風的最佳治療方案。
近年,黃教授和他的團隊已經開始研究新的治療方法,以改善中風後殘疾患者的活動功能。其團隊發現「體外反搏法」能改善腦血流供應,令中風患者的腦部血流量增加約一成,或有助修復功能障礙。「腦磁激治療」亦是另一種創新方法,通過重新連接大腦與身體的受損通道,來協助患者恢復活動能力。
黃家星教授對於獲獎感到鼓舞,亦有信心中風療法的發展能透過研究繼續進步。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結合兩種創新療法或會產生協同效應,一方面增加血液流向腦部,另一方面則恢復肢體和大腦之間的交流。我們希望藉着這些新方法,為那些經已接受最佳的治療,卻仍然出現殘疾情況的中風患者,帶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