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今舉行逸夫科學大樓命名典禮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今天(七月四日)舉行逸夫科學大樓命名典禮,由中大校董會主席鄭海泉博士及校長沈祖堯教授主禮。大樓冠以邵逸夫博士嘉名,以銘謝邵博士歷年來給予中大的鼎力支持和寶貴指導,並向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主席邵方逸華女士親臨見證逸夫科學大樓命名致謝。
沈祖堯校長衷心感激邵逸夫博士多年來大力襄助中大發展,並讚揚邵博士對教研的支持及學子的關愛:「邵博士的成就除鼓勵了年輕一代外,亦為大眾樹立回饋社會的榜樣。逸夫科學大樓是一座設備先進的科學實驗室專用大樓,以邵博士命名,正好彰顯他對教育及科學研究的傑出貢獻,可謂意義饒深。中大邁向金禧校慶,得到邵博士及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的持續支持,定必繼續努力,透過提升教學及科研水平,為人類的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
邵博士與中大淵源深厚,結緣超過四十載,早於一九六七年出任聯合書院校董,其後任聯合書院校董會主席及大學校董多年,並於一九九二年任大學校董會終身校董、聯合書院校董會榮譽主席及永久校董。自一九六七年至今,邵博士多次慷慨資助中大,玉成多項發展,於一九八六年出資一億一千萬港元鉅款予中大創辦第四所書院──逸夫書院,為當時本地學界所獲的最大私人資助,又資助興建邵逸夫堂和教學大樓等。本年四月,邵博士及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更惠贈共值約一億港元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普通股股票予中大,襄助大學的發展,以及為逸夫書院成立獎助學金。
逸夫科學大樓坐落中央校園山坡,樓高六層,總樓面面積一萬一千平方米,為理學院及醫學院及其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提供超過七十間達世界級水平的先進實驗室。大樓是全港第一幢特別設計作科學實驗之用, 並符合嚴格國際標準的建築物;大樓設計意念新穎,兼顧科研和環保,重視安全和節能。大樓南面外牆呈波浪形,由落地式彩色夾層玻璃組合而成,外牆顏色設計靈感來自化學元素周期表,象徵科學對人類的重要性。高透射度的玻璃充分利用天然光,能減低日間對人工照明的需求。大樓布局不僅便於使用,更有利跨學科研究和合作。大樓出色的建築設計贏得香港 建築師學會2006年年獎社區建築項目的優異獎,為中大校園的地標之一。
中大是一所研究型綜合大學,在不同的教研領域中成就非凡,蜚聲國際。逸夫科學大樓的使用,進一步加強中大的教研實力,為多個卓越研究領域提供尖端的實驗室設備,其中包括綠色催化、納米材料、轉基因、藥物化學、植物科學、調節血壓、妊娠糖尿導致畸胎成因,以及前列腺癌等。大樓匯聚各方人才,成就了多項頂尖研究成果,榮獲眾多獎譽,包括「胃癌發生的生物學行為、分子機制及防治研究」、「天然產物對膽固醇和脂肪酸代謝與心血管功能的影響」,以及「植物液泡前體及內涵體的分子鑒定」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自然科學獎;以及「湍流熱對流的實驗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等。
請按此瀏覽更多活動照片:
https://www.cpr.cuhk.edu.hk/tc/events_recap_detail.php?id=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