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世界厕所日」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公厕研究报告 提出创新政策建议以改善香港公厕卫生
今天(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亚太所)藉此机会发表《顾己及人:推动正确行为以改善公厕卫生》研究报告,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一直以来,香港公厕卫生不如人意,情况与本港蓬勃的经贸发展及日益提升的教育水平不符。亚太所的政策研究网络针对此问题,于本年三月进行全港性随机抽样电话调查,[1] 了解民众对公厕卫生的观感和政策意向。结果发现,虽然只有一成半受访者经常使用政府公厕,但却有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此类公厕不卫生,经常遇到的三大问题为没水冲厕、臭气薰天及地面湿滑。
至于不卫生原因,八成受访者归咎于使用者欠缺公德心,其他原因依次是:清洁工及清洁频次不足、使用者太多和公厕设施损毁。就此,调查进一步查询受访者会如何处理自己不恰当地遗留在公厕的脏物,结果发现男性及政府公厕使用者,较女性及其他类型公厕(由商业机构或公营机构提供)使用者,倾向不清理自己的脏物。有关引进新政策以改善卫生的意向,获最多支持的是向违反卫生措施的使用者施以罚款,其他得到支持的政策依次如下:安排中小学生清洁校内厕所、安装电子系统提醒冲厕、招募「公厕卫生大使」和公厕收费。这反映市民认为政府应投放更多资源教育使用者,纠正不正确的如厕行为。
回顾相关政策可见,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资源在公厕翻新和外判清洁,然而在教育使用者的资源投放方面,对社会而言仍存在落差。再者,部分教育宣传内容流于因循守旧或照本宣科,难以改变久已形成的习惯;了解使用者如厕行为的形成,以及评估政策措施成效的研究,亦相当缺乏,致使纵然投放巨额资源,但公厕卫生仍被诟病。
现时政府对公厕的管治逻辑是透过翻新和外判服务以改善水平,期盼使用者珍惜公厕环境及厕所事务员努力维持卫生,鼓励使用者自我管理如厕行为。上述管治逻辑明显未能奏效,因此政府有需要以创新思维解决公厕不卫生这老问题。建基于政策分析及民意调查结果,亚太所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 结构(公厕及设施设计)、管理(清洁及维修保养)和教育(公德心培养):
结构:
- 按男女厕格比例1:2增设女厕格,比例应包括所有卫生设施,连同尿兜一并计算;
- 引入配合不同使用者需要的设施,如脚踏式冲厕掣;
- 安装更多红外线感应设施,如自动冲厕系统。
管理:
- 运用「轻推理论」,在公厕地上或洗手盆附近加设提示图案,引导使用者作恰当如厕行为,减少细菌传播;
- 设立公众监察流动应用程式,鼓励市民监察卫生水平及设施损毁;
- 为公厕管理注入创意元素,如利用社会资源,由商界管理公厕,商界则藉此得到免费广告空间,达到双赢。
教育:
- 活化位于士丹顿街及鸭巴甸街的历史公厕,将之改建为推广卫生和提供轻食的教育中心;
- 设立中上环公厕文物径;
- 资助学校成立卫生制服团队,自小培养卫生意识。
深入内容,可参考报告全文,连结如下:
http://www.hkiaps.cuhk.edu.hk/wd/ni/20201118-141014_3_policy_research_report_02.pdf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政策研究网络
[1]调查成功访问1,006名年满18岁的市民(当中542人透过家居固网电话,464人透过手提电话),回应率分别为39.2%及46.9%。若将置信水平设于95%,推论百分比变项时最大可能抽样误差为±3.09个百分点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