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8年1月10日

中大与浸大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体感温度上升速度加快

2018年1月10日
分享
列印

(左起) 中大陈永勤教授、刘雅章教授及浸大李剑锋博士

在RCP8.5高碳排放情境下,预测2081至2100年体感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别,显示低纬度地区体感温度普遍较空气温度高摄氏3至6度。

全球平均气温在2014至2016年间屡创新高,刚过去的2017年亦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为深入了解人类在气候变化下对温度感受的改变,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陈永勤教授与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地理系助理教授李剑锋博士,联同多名地理及气候学专家进行研究,发现过去数十年,陆上体感温度的上升速度较实际温度快,尤其是低纬度地区,预测亦显示这个趋势会持续。这项研究已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发表。 

现时科学家采用全球气候模式(GCMs)模拟气候和预估21世纪气温在不同碳排放情境下的变化。不过,全球气候模式不能直接预估其他气候因素,例如温度和风速,对人类体感温度的影响。 

陈永勤教授表示:「人类健康和劳动生产力直接受制于热舒适度,即人类实际感受的热力,这亦直接影响热相关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率。研究气候变化对体感温度的影响,能够为推行更严格和有效的减缓气候变化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李剑锋博士说,是次研究成果协助团队进一步了解体感温度的变化,并指出全球暖化在极端和非极端天气情况下,对人类体感温度都有更大的影响,因此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不能只局限于热浪等极端事件,需要扩展至温度上升带来的整体影响。团队会继续探索相关课题,以进一步强化科学认识。 

研究团队利用四个历史气候的再分析数据集,以及七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计算和模拟体感温度的变化和趋势,发现2005年前全球陆地平均体感温度的增速较实际温度增速每10年快0.04℃,原因是气温上升的同时湿度亦增加,人体感受到的热力因而增加。预测未来在高、中、低三种碳排放情境(即所谓「代表浓度路径」)下,体感温度上升将分别较实际温度每10年快0.17℃(RCP8.5)、0.06℃(RCP4.5)和0.02℃(RCP2.6),低纬度地区 (即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体感温度上升亦较中高纬度地区明显。研究亦显示于2081至2100年出现极端高体感温度的日数将会较1981至2000年显著增加,主要是夏季出现极端热的频率大幅上升。 

总括而言,全球暖化下人类将感受到比实际气温更热的气候,清楚表明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社区,特别是地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城市,如香港,将面临酷热天气的更大威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实在刻不容缓。 

是次研究报告的作者还包括中大AXA安盛地理与资源管理学教授、兼环境、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雅章教授,以及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颜天佑教授。 

陈永勤教授 

陈永勤教授在1997年加入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现兼任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环境计划主任。陈教授分别在1984及1987年于中山大学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美国乔治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的教学科研领域主要包括水文与水资源管理、气象与气候学、环境模拟技术以及区域发展研究。近年则集中研究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水文变异及枯水径流特征分析、香港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以及中国的战略环境评价等。陈教授曾于多份国际和内地期刊,以及有关专著发布逾百篇研究论文。除了教学和科研工作,陈教授还担任多项公职,包括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会长和香港天文台策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 

李剑锋博士 

现任浸大地理系助理教授及地学计算中心副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水文气候、环境变化及水灾害,集中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水文气候极端事件。他担任国际水文杂志《Hydrological Processes》副编辑,并为不同专业学会服务。李博士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取得博士学位,曾访问普林斯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以及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土地与水部。李博士是香港气象学会Heywood Young Scientist Award、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奖、以及澳洲教育部奋进研究奖学金等奖项的得奖者。



(左起) 中大陈永勤教授、刘雅章教授及浸大李剑锋博士

(左起) 中大陈永勤教授、刘雅章教授及浸大李剑锋博士

 

在RCP8.5高碳排放情境下,预测2081至2100年体感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别,显示低纬度地区体感温度普遍较空气温度高摄氏3至6度。

在RCP8.5高碳排放情境下,预测2081至2100年体感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别,显示低纬度地区体感温度普遍较空气温度高摄氏3至6度。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