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K
News Centre
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香港中文大學蟬聯五屆港澳地區冠軍 (Chinese version only)
中國學界兩年一度的盛事——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於10月15日至20日在大連理工大學舉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再創佳績,贏得「港澳優勝杯」,連續五屆榮獲港澳地區冠軍。這是香港高校自1997年參加「挑戰杯」競賽以來,首次有院校奪得五連冠。
中大各參賽隊伍多月來為是次比賽積極備戰,終達「五連冠」夢想。今年中大共有六項參賽作品,全部皆獲表揚,包括囊括競賽的最高殊榮——特等獎,由「川震重建——故土新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直屬第一示範點:馬鞍橋村災後重建綜合示範項目」奪得,為港澳地區51件參賽項目中唯一奪得特等獎殊榮的作品。另外,中大亦取得四項二等獎及一項三等獎;獲二等獎的作品分別為「自供能自傳感磁流變阻尼器——減輕地震破壞,促節能環保及智能假肢」、「生態支流——中環灣仔海岸生態公園藍圖」、「擴展實境社交網絡」,以及「營養放大鏡——食物營養標簽分析器」,而獲頒三等獎的作品是「智能病房」。
奪得特等獎的「川震重建——故土新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直屬第一示範點:馬鞍橋村災後重建綜合示範項目」是一個適用於貧困農村地區的災後重建示範項目。馬鞍橋村位於四川和雲南交界的偏遠山區,在2008年8月的攀枝花地震中嚴重受災。由於當地偏遠落後,資源匱乏,加上震後建築材料飛漲,運輸不便,難以展開重建工程。為了探索災後重建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大公共衛生學院朱迎佳同學和建築學院黃浩文同學在建築學院教授吳恩融教授及博士生萬麗的指導下,結合了建築學上的創新科技,利用當地現有的資源建造抗震房屋,既經濟、宜居及人性化,並且施工簡易,可以讓村民學習及傳承建築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志願者的參與,項目有效增進彼此溝通交流,建造人與人之間的「心橋」。
獲二等獎的「自供能、自傳感、磁流變阻尼器」由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博士三年級生陳超設計,廖維新教授指導。其研究成果有效減低不同程度之振動和衝擊,能提高地震或颱風中建築物的抗震安全性,並通過收集日常環境中的振動產生自給自足的能源,達致節能環保的目的,更可應用於人體義肢上,實現一種無需充電的智能義肢,為使用者帶來更大便利。這項創新發明已申請專利,同時榮獲第七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金獎。
挑戰杯競賽被稱為中國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由國家多個部委主辦,全國各地兩百多萬名大學生參加。本屆比賽共有來自31個省區市高校的1,402件作品入圍,進入終審決賽的高校有305所,作品共682件。參賽的港澳地區高校有13所,共51件作品參賽。
今屆香港代表團由10所院校共81人組成,分別為中大、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專業學院,參賽作品41件。中大副校長黃乃正教授為香港代表團團長,率領各院校師生代表參加是次大賽。
中大向來極為重視學生的創意,讓學生在學術基礎上,激發嶄新創業意念,並於課餘進行科技創新發明。中大更鼓勵跨學科合作,讓來自不同學系的學生融匯各學科之專長。是次中大參加挑戰杯的四項得獎作品——「擴展實景社交網絡」、「營養放大鏡——食物營養標簽分析器」、「智能病房」及「自供能自傳感磁流變阻尼器」,就是本年度高錕教授學生創意獎的得獎項目。
中大將於稍後在大學校園舉行展覽,展示是次參賽作品。